对于Coze开源这件事我仔细回顾了下,我觉得是因为:字节发现工作流不是一个好生意,而且是一个会被模型能力吞噬的生意。
这条thread我将详细记录下我对字节开源Coze的思考,以及,Dify可能会遇到的问题。
顶级互联网公司会有两个大头生意,一个是主营业务,一个是云服务,参考淘宝-阿里云,抖音-火山
而商业公司开源或者参与开源项目的目的一般有:提高技术影响力,成为市场标准方便招人与业务开发,提供中间件项目售卖云服务。
从这个角度,原本coze是作为主营业务,所以他肯定不会开源,他的目标是希望成为一个智能体的平台连接使用者与搭建者,从中收取流量费或者广告费,但是现实很残酷。
平台应该需要连接优秀的创作者和大量的使用者,从这个角度来说,coze是失败的,因为优秀的创作者不需要通过coze去搭建,而大量使用者已经被其他app软件瓜分,只有极少量用户会在coze上使用。
同时缺少创作者和使用者的平台必将失败。
既然作为主营业务失败,不如直接开源,推动云服务业务。
正如房子如何没法长期收益,那就会在最后卖出,做最后的利益最大化。
Coze无法成为业务现金牛,那不如最后开源,利益最大化的赚一波名声,推动下云服务。
后面,字节大概率不会把重心放在coze身上。工作流这种更适合服务2b的业务,不适合字节这种2c的企业去做。字节也看到了工作流很容易实现,
也看到了,模型正在吞噬工作流。
Coze开源,Dify怎么办?大家总觉得Dify的核心是工作流,但我觉得Dify的核心在于对话历史的管理和连接模型、连接工具的能力,工作流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已,未来不需要工作流了,我们还是可以回到简单的配置页面。
所以我从来不把Dify和n8n放在一起比较,因为dify有会话管理和知识库。
Dify怎么办?做好context engineering,现在的dify在内置记忆上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。
早上起来想了很多,先都记录下来,后面整理成文章。
最后,coze毕竟大厂出品,肯定有优秀的地方,Dify肯定有可以学习的地方,作为Dify小帮手的我,肯定会选择去搬运一波。